Search


  • Share this:


http://zh.m.wikipedia.org/…/%E6%AF%92%E8%B1%86%E4%B9%BE%E4%…

毒豆乾事件整理

勇於摻偽 毫無改進

配合
過去聯合報的記者 現任名嘴 楊憲宏
30年前的一篇與豬爭食的報導

http://e-info.org.tw/node/95640

這篇30年前的新聞
現在來看實在是太相似了
只是以前說「有誰吃了這種油後得病?」的是業者
現在說這種話的是學者

30年前還會做精煉後混油
30年後強冠直接用劣油依比例混油
連精煉的成本都省下來了 算是一種進步嗎??

最後一段

許多食品安全的問題便在這個巨震之下,沈澱下來。魚丸漂白、劇毒農藥養豆芽、豬皮做貢丸、碎豬脖子肉包水餃、死豬肉做肉鬆、死雞肉做炸雞,一點一滴的問題在大家無知又忍耐的情況下,累積成冰山。

餿水浮油事件只是浮出冰山的一小角。

受驚嚇的民眾,唯一會做的防衛反射動作是「拒吃」。但這種毫無理性的反射動作,很快的就在時間的推移下趨疲,終而放棄了。

餿水油在事發之後,衛生單位檢查了3000餘油行與飲食攤,檢出率很低。顯然賣劣油與劣油炸煮東西的商人,都「避風頭」去了。

等消費者的警覺趨弱,餿水浮油有可能又捲土重來。怎樣才能免於「吃的恐懼」?可能會變成今後數十年,一再教我們頭痛的陳年難題。「與豬爭食」只不過是開端而已!

看來楊憲宏先生真是超越三十年的先知


Tags:

About author
專長為油品精煉、肥料、農產運銷實務、GAP輔導、食品研發等。接任何與上列主題相關的寫作與演講及通告,意者可以私訊。
這是一個介紹食品安全、油脂、農業的粉絲團 業配請聯絡[email protected] 或直接於粉絲團傳訊,謝謝。
View all posts